|
|
|
上海音樂學院建校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
http://www.hxsscy.com 2022年11月29日 來源:上海音樂學院 |
|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上海音樂學院于2022年11月27日迎來95歲華誕。
11月27日,上音舉行了“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紀念建校九十五周年大會、《領航》《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第二輯》《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第二卷》《百年巨匠》上音系列叢書發布會,以及建校九十五周年音樂會。學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守望辦學初心,謀劃事業發展,致力于實現上音百年的奮斗使命。
上午,建校九十五周年大會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院領導、中層干部、師生代表、老同志代表等出席了會議,黨委書記裴小倩主持會議。
院長廖昌永作題為《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的主題報告。廖昌永首先從整體發展、人才培養、藝術科創、社會服務、國際合作交流五個方面,回望過去五年上音取得的豐碩成果。他指出,風雨兼程、薪火相傳。再過五年,上音即將迎來建校百年,作為中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國立高等音樂學府,上音的百年進程也將充分展現中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歷程,必將成為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邁向百年的上音,將進一步引領中國音樂教育新發展,進一步增加中國音樂藝術發展的新動力。傳承、創新、繁榮、可持續,充滿信心,包容而更有韌性,上音屬于上海、屬于中國,也將為全球音樂合作和交流注入更多的活力。
同時根據學校中長期建設目標,廖昌永提出學校未來五年高水平培養拔尖人才、高起點參與國際競爭、高質量服務國家戰略、高品質助力城市發展、高能級支撐產業轉型的發展目標。最后致以“滋蘭樹蕙、音韻致遠”的寄語,表達了對上音發展的美好期許。
會上,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院長約翰遜·弗里曼·阿特伍德在云端致賀詞。
“七一勛章”獲得者、上音校友呂其明特別受邀來到大會現場。呂其明是上音1959級作曲系杰出校友,被譽為“人民音樂家”。他在發言中指出:“文藝創作從來不是單純的個人表達,更不是用來孤芳自賞的,而是要贏得人民大眾的喜愛,創作出接地氣、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
根據賀老所強調的“音樂創作必須有民族特點和時代特點”,他從個人的創作經驗出發,提出“始終把‘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要扎根人民群眾’作為必修課,無論寫什么作品,一定要深入生活,一定要向民族傳統、民間音樂學習。”在保留民族傳統的同時,呂其明也提倡文藝工作者們與時俱進,承擔新時代的使命,繼續為黨、為人民創造出更多受人民喜愛的作品,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和貢獻,為母校在建校百年奮進的歷史新征程上鑄造新輝煌,譜寫新時代上音人新篇章。
作曲指揮系主任周湘林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周湘林教授從“傳承”二字出發,回憶了學校奠基者們為學校發展樹立標桿,埋下深厚的底蘊,同時期待傳承薪火,延續輝煌,指出“傳承是祖先的重托,傳承是學院的命脈。”現打系本科四年級夏遠作為學生代表發言,感謝學校為學生們提供的廣闊平臺,令上音學子看到了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
隨后,頒發了2022年度蕭友梅校長獎、黃自教學科研獎、賀綠汀藝術成果獎。同時,為從事教育工作滿30年、40年的老師頒發了獎狀,感謝他們默默耕耘,奉獻了自己的青春韶華。并為現打系教師團隊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頒授獎牌。
“蕭友梅校長獎”。由院長廖昌永和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衛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黃自教學科研獎”一等獎。由副院長劉英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賀綠汀藝術成果獎”一等獎。由副院長侯立玉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從事教育工作滿30年的老師:陳劍波、丁纓、劉穎、汝藝老師。由總會計師張佳春頒獎。
從事教育工作滿40年的老師:丁小雷老師。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艷玲頒獎。
現打系教師團隊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由黨委副書記曹榮瑞為團隊頒授獎牌。
會上還舉行了《上海音樂學院志》發布儀式,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洪民榮,老院長江明惇、朱鐘堂、徐孟東、華天礽和廖昌永,以及上音院志編纂團隊代表,向上音師生代表贈書。同時發布了上音《百年巨匠》音樂篇·蕭友梅、黃自、賀綠汀傳記,以及《留聲歲月:上海音樂學院與中國早期的大學校歌》等文集,青年一代接過了上音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傳統,將把它轉化成干事創業的精神動力。
上音第二次黨代會提出,到2027年建校一百年之際,要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音樂學府。大會尾聲,在百年奮進的號角聲中,隔著大屏幕,上音向海內外的校友發出“百年之約”,共同立下上音百年奮斗的誓言,一起努力,相約2027。
下午,《領航》《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第二輯》《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第二卷》《百年巨匠》上音系列叢書發布會舉行,正式發布了四套學校最新的代表性學術出版物。
上音系列專輯與叢書的出版,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要求,用最美好的旋律來歌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傳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贊美偉大的祖國和人民。
晚上,建校九十五周年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舉行。音樂會呈現了幾代上音人蜚聲海內外的“紅色三部曲”:交響序曲《紅旗頌》《黃河大合唱》、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由廖昌永教授、張國勇教授、李秀英教授領銜,管弦系、聲歌系、現打系名師坐鎮,攜手上海音樂學院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等上音師生,賡續紅色血脈,奏響新時代華章。本場音樂會在新華社客戶端“聲在中國”欄目等平臺全程直播。
站在學校發展的新起點上,上音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落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部署,秉持“和毅莊誠”校訓精神,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刻領悟“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重要內涵,在服務國家和上海發展的大局中,培養胸懷天下、為人民而歌的拔尖創新藝術人才,力爭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上音人的力量。
風雨兼程,薪火相傳。期待上音人繼續譜寫輝煌,踏上新征程。
|
關于上海音樂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