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暨南大學“雙一流”學科研究成果入選 “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
http://www.hxsscy.com 2025年5月9日 來源:暨南大學 |
|
4月26日, 第七屆岐黃論壇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2024年度全國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暨南大學高昊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創新技術驅動常用中藥盲區成分和藥效物質揭示取得突破”入選“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受限技術瓶頸,中藥中還存在大量未被認知的盲區成分,其藥效物質基礎有待闡明。高昊教授團隊通過發展表觀等價非對映異構判別方法、生源規律約束的理論化學空間映射策略等創新技術,成功應用于以枸杞、當歸為代表的常用中藥:發現并命名了以法卡林苯酞(falcarinphthalide)為代表的苯酞雜聚體、以枸杞亞精胺(lycibarbarspermidine)為代表的苯丙酰脂肪胺等新結構物質類群,完成了法卡林苯酞的仿生合成,解析了枸杞亞精胺的生源途徑并實現異源表達,為創新藥物研制提供了藥源保障。研究成果2024年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提出的表觀等價非對映異構判別原則和方法納入醫學規劃教材《天然藥物化學》第三版(科學出版社)。該進展為全面闡釋中藥藥效物質提供了新方法和示范。高昊教授團隊長期從事中藥藥效物質及天然活性成分研究,在關鍵技術方法創新、藥效物質基礎闡明、中藥創新藥物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
高昊現任暨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處處長、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中藥現代化與創新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曾獲評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模范教師、中國青年科技獎、卓越青年研究生導師獎勵基金、樹蘭醫學青年獎、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青年五四獎章、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創新成果一等獎等。先后主持10余項國家基金/科技部課題,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持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杰青項目。
近年來,暨南大學在藥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2023年啟動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此次暨南大學研究成果入選“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不僅是學校在中醫藥研究領域實力的集中體現,更是生物醫藥學科群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志。未來,學校將持續依托學科優勢與平臺資源,深化產學研融合,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科技支撐與創新動能。
據悉,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經動態收集、初審、終審等工作程序后最終確定。遴選工作堅持“四個面向”,突出探索性與前瞻性、創新性與突破性,凸顯在中醫藥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滿足臨床需求、回答科學問題、推動產業發展的新發現、新規律、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等,體現本年度研究成果在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
|
關于暨南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