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林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教育中心成立 |
http://www.hxsscy.com 2025年7月9日 來源:華南農業大學 |
|
農牽頭打造,AI通識課要來了
圖片
7月8日,在華南農業大學本科教育思想大討論總結會暨AI賦能本科人才培養工作推進會現場廣東農林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教育中心成立。
該中心由華農聯合廣東海洋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和佛山大學發起在廣東省新農科教指委指導下工作,將發揮各校優勢,加強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廣東省農林高校學生人工智能素養。
在揭牌儀式現場,華南農業大學AI賦能教育教學項目清單:人工智能通識課教材正式發布。
華農校長薛紅衛表示,近期學校開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討論、探索AI賦能本科人才培養,對強化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本科人才自主培養路徑具有重要意義。華農將進一步落實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要求、探尋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新路徑,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建強人工智能學科專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提升教師隊伍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專業課程,實現課程體系的智能化升級。
“我們將實施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新基建’,推進課室智慧化、實踐教學平臺智能化、管理服務智慧化等人工智能在高校的應用場景建設,推動智慧教育全域應用。”薛紅衛介紹。
圖片
據介紹,為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課程改革,華農成立了“人工智能課程教學中心+人工智能學科課程中心”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教學組織體系,打造“1+N+X”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即1門人工智能通識基礎必修課、N門針對不同學科專業學生的人工智能通識素養選修課、X門人工智能與不同專業交叉融合的課程,將于2025年入學新生中全面實施。
學校實施“人工智能賦能課程建設十百千”行動,即建設智慧賦能專業10個、智慧課程100門、智慧教材100種、使用智慧化教學手段課程1000門,首批立項建設專業大模型5個、人工智能學科教學中心4個、傳統專業智慧化升級項目7個,入庫智慧課程建設項目40門、智慧課程培育項目124門。
華農本科生院負責人表示,后續將圍繞深度學習、農業大數據分析、生物大數據分析、智慧牧業環境控制主題建設等一批“人工智能+”課程,打造“農業+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新生態。華農還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編寫出版了人工智能通識課教材,用于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的課堂教學。據出版社負責人介紹,本教材為農林高校首部人工智能通識課教材。
會上,華農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獸醫學院,數學與信息學院、軟件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圍繞本科教育教學的做法、特色和成果等方面做經驗匯報。
|
關于華南農業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