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九热视频_日韩毛片在线看_软萌小仙自慰喷白浆_天堂av免费观看

李召虎校長在華中農業大學2023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http://www.hxsscy.com  2023年9月10日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這個世界需要敢創新、善創新、樂創新的時代新人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迎著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迎來了“八九點鐘的太陽”,在這里隆重舉行2023年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學校、代表校黨委書記高翅老師,向包括來自15個國家的留學生在內的9500余名本科和碩士、博士研究生新同學,表示由衷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向你們的父母及親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學校創辦125周年。125年來,一代代華農人心懷“天下大利必歸農”的宏偉愿景,開中國高等農業教育之先河,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辦學歲月,積淀形成了華農人共同的文化基因。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的校訓“勤讀力耕、立己達人”,也包括我們的校歌。昨天我們的新同學在第一次班會已經開始學唱校歌,校歌創作于上世紀四十年代,是學校師生面對山河破碎、國家危難,將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譜成詞曲。校歌總共只有59個字、73個音符,傳唱至今,激勵著一代代華農人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

  今天,我想把校歌的結尾句“日新永無疆”,送給親愛的同學們。同學們,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人類社會正處于新理論、新技術爆發的前夜,我們學校很多老師在從事的基因編輯技術蓬勃發展,為生物育種、人類疾病治療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量子計算正在打開萬物互聯的新場景,智慧農業的圖景充滿想象。這也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縱觀人類發展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強盛的力量之源。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定是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更是一個創新者能夠脫穎而出的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千千萬萬個創新者,以創新合力匯聚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國度。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把創新作為一種理想追求、一種思維方式、一種人生抱負,站在人類發展的新起點,“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直至“日新永無疆”。

  如何做到“日新永無疆”,我對同學們有三點期待:

  一是增強創新意識,激揚夢想敢創新。大家都熟悉“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武昌魚鮮美,但不少人都有過被魚刺卡住喉嚨的煩惱。那有沒有可能培育出“無刺魚”?我校水產學院高澤霞教授團隊大膽設想,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率先培育出了無肌間刺的武昌魚品種,讓這一夢想成真。類似的,魚兒“上岸”、生豬“上樓”、茄子“上樹”……一系列由我校學者研發的創新成果開辟了農業現代化新領域新賽道。

  我還想給同學們舉一個例子,是今年畢業典禮上發言的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工1904班張春香同學。她在大學期間,基于一次志愿服務的經歷,偶然接觸了阿茲海默癥患者。疾病帶給他們的傷害讓春香同學開始關注腦科學,最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由食品科學跨越到醫學,系統學習神經生物學,為全世界5700萬阿茲海默癥患者探尋治療辦法。她說,“從食品跨越到醫學,有人看到的是不可跨越的鴻溝,有人看到的是交叉融合的創新點。我看到的是自己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去做。”在大學期間,她廣泛研讀了生命科學知識,最終,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正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同學們進入大學,要增強創新意識,葆有對專業、對社會、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社會現象、科學問題的洞察力,敢于奇思妙想、“無中生有”、“從0到1”。我還特別想對研究生新同學們說,要堅持創新的高起點,聚焦“國之大者”,大膽探索科學前沿和國計民生重大需求中的未知,成為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提出者,進而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貢獻者和奉獻者。

  二是提升創新能力,勤讀力耕善創新。在我們校園里,有一塊油菜“波里馬”發現地紀念碑石,是為了紀念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植科院傅廷棟教授在這塊實驗田里率先發現了19株油菜自然突變雄性不育株,由此揭開了國際上“甘藍型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研究”的序幕。此后在世界雜交油菜應用于生產的第一個10年里,全世界有80%的雜交種是由傅先生發現的波里馬雄性不育型育成。全球油菜種植面積數以億畝計,為什么是在華農的實驗田、由傅先生首次發現雄性不育株?我想,偶然中的必然是因為傅先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勤讀力耕、堅持下田,以跬步,至千里。今天,雖然知識的獲取方式和創造途徑更加多元,但勤讀是創新的基石沒有變、力耕是創新的源泉不會變。同學們進入大學,要勤讀探知、積累知識,廣泛涉獵經典,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為創新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要力耕求索、知行合一,多動腦多動手,把課程學習與一線實踐密切結合起來,致力于在實踐中發現真問題、研究真問題、解決真問題。

  三是享受創新過程,踔厲奮發樂創新。創新一定是一個艱辛的過程。這些年,學校生科院殷平老師,植科院嚴建兵老師、李國田老師團隊的原創性成果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雜志發表。這些原創性成果的背后,都是團隊師生夜以繼日的勞作、全年無休的拼搏。但真正考驗和成就他們的,不是這種體力的艱辛,而是在枯燥重復的科研工作、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練就的創新內生動力。同學們投身創新,要培養內驅力,通過一次次的探索,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熱愛什么、追求什么、奉獻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它能幫助你在黑暗中發現光明,在疲憊時充蓄能量。今年的迎新季,老師們為同學們準備了153項各具特色的活動,涵蓋科學、人文、藝術、體育等各個方面,期待同學們多多參與,在這所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的大學中找到興趣、堅定志趣、享受樂趣。

  同學們,未來屬于青年,青年創造未來。同學們要成為敢創新、善創新、樂創新的時代新人。期待你們在華農這片創新的樂土上,礪志研讀、矢志創新,創新、創造、創業,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再次歡迎各位新同學,祝同學們陽光向上、學業有成!也祝來校的各位家長親友返程順利!謝謝!

 關于華中農業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