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九热视频_日韩毛片在线看_软萌小仙自慰喷白浆_天堂av免费观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增3個本科專業
http://www.hxsscy.com  2025年4月26日  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增“智能材料與結構”“電子信息材料”“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第二學士學位)”3個本科專業。

  智能材料與結構:培育智能時代電子材料領域創新人才面向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戰略新興產業,該專業聚焦智能材料設計、制備及結構優化,可支撐我校電子信息的“軟實力”與“硬實力”。課程體系突出跨學科特色,涵蓋電子材料理論物理、電子材料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材料固體力學等核心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生將在智能材料與結構設計、表征、服役與應用等領域開展創新實踐。畢業生可在華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企業及科研機構從事研發與管理工作,助力我國智能制造、智能裝備的電子材料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占據先機。

  電子信息材料:聚焦電子信息關鍵材料創新研發與人才培養電子信息材料是電子器件、系統與裝備即電子信息產業的先導,被列為國家信息化戰略及工程科技材料領域的核心基礎。針對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航空航天等“卡脖子”領域,該專業圍繞電子信息材料的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開設電子材料科學基礎、柔性電子材料科學、電子材料制備科學等課程,強化“產學研”協同培養。學生將掌握電子信息材料制備、表征及器件集成技術,畢業后可從事高端電子信息材料研發工作、投身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填補關鍵領域人才缺口。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第二學士學位):賦能空天信息與數字經濟發展依托通信工程學院學科優勢,該專業瞄準衛星通信、導航定位、算法設計等領域,培養具備空間信息系統設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課程設置涵蓋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方法、空間通信系統、人工智能、空間數據挖掘等,對接遙感應用等國家戰略需求。畢業生可在航天科技集團、華為、騰訊等企業及科研院所從事空間信息系統開發與數字技術應用,服務數字中國與空天強國建設。

  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高校專業結構迎來深度調整,新增專業點1839個、停招專業點2220個、撤銷1428個,其中“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人工智能”等熱門專業在新增備案和審批專業中占比超30%,交叉融合專業占比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西電新增的“智能材料與結構”“電子信息材料”專業深度融合材料科學與電子信息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則有機結合通信工程與地理信息科學,這些專業依托學校電子信息領域學科優勢,在新工科建設和交叉學科布局上邁出關鍵一步。截至2025年,學校本科專業已增至70個(含已停招專業),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等8大學科門類。其中,工學專業占比達60%,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化專業發展格局。學校3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更是惠及88%的本科在讀學生,為人才培養筑牢堅實根基。

  近年來學校響應國家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戰略部署圍繞“調結構、強交叉、促融合”三大維度精準發力在專業布局上,建立專業預警與退出機制,通過《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實施方案》和專業質量評估,撤銷“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及時調整“行政管理”“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同時超前布局新興領域,新增“工程力學”“量子信息科學”等理工交叉學科專業,并積極籌備“低空經濟”“智能感知工程”等前沿專業,全力打造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專業集群。在學科融合與創新發展方面,學校深化機制體制改革,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6個學部,整合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校企聯合實驗室資源,以“揭榜掛帥”重大攻關項目為抓手,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學科專業向“發展規模適度、結構布局合理、建設層級清晰、目標定位明確、整體生態平衡、競爭優勢持續”的目標邁進。在課程體系建設上,學校重構以核心課程為骨干支撐的課程體系,以“微專業”思路設置專業前沿與學科交叉課程模塊,強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通過打破學科壁壘,籌建“管理+計算機”雙學位、“人工智能+”微專業等,著力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跨學科能力的復合型新工科人才,為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源源不斷輸送優質人才。

  此次新增專業不僅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響應“教育強國”戰略的主動作為,未來西電將繼續秉持特色發展之路為國家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